第1022章 老守备与城共存亡

  焦亮一马当先,手中长刀上下翻飞,所到之处,血花四溅。

  一名试图阻拦他的官兵,壮着胆子挺枪刺来,焦亮身形一闪,轻松躲过,随后猛地一脚踢在那官兵的胸口。

  那官兵如同断了线的风筝,向后飞出数丈远,重重地摔在地上,口吐鲜血,当场毙命。

  焦亮趁着这股气势,如入无人之境,快速逼近城门。

  在焦亮的带领下,流民们越战越勇,将剩余的官兵渐渐逼至城门附近。

  城门处,原本紧闭的大门此时已被流民们撞得摇摇欲坠,发出“嘎吱嘎吱”的声响,仿佛在痛苦地呻吟。

  几名负责看守城门的官兵,眼见大势已去,吓得面如土色,其中一人丢下手中的兵器,“扑通”一声跪地求饶:

  “大爷们饶命啊,我们也是奉命行事……”

  话还未说完,就被一名流民愤怒地一刀砍死。

  焦亮来到城门前,看着那厚重的大门,心中涌起一股豪迈之情。

  他大声喊道:“兄弟们,加把劲,撞开这城门,咱们就胜利了!”

  流民们听令,纷纷涌上前去,用身体、用手中的武器,拼命撞击着城门。

  在众人齐心协力的冲击下,城门终于不堪重负,“轰”的一声巨响,缓缓倒下,激起一片尘土。

  随着城门的倒下,城外的流民如同决堤的洪水般涌入沧州城。

  焦亮站在城门口,望着城内的街道,眼中闪烁着兴奋与期待的光芒。

  他深知,从这一刻起,沧州城的命运,将掌握在他们这些流民手中……

  知府紧紧地趴在马背上,整个人如同惊弓之鸟,身子止不住地瑟瑟发抖。

  四周的护卫们簇拥着他,神色慌张地朝着西门一路狂奔。

  沿途的景象犹如人间地狱,流民们烧杀抢掠,百姓们的惨叫声此起彼伏,那声音仿佛无数尖锐的钢针,直直地刺进知府的心里,让他胆战心惊。

  “大人何在?”

  西门边上,老守备手持偃月刀,威风凛凛地站在那里,一声大喝,声如洪钟,在这混乱嘈杂的环境中显得格外响亮。

  “大人在,在,在后面……”

  一名早已被吓得丢了魂的护卫,好不容易壮起胆子,结结巴巴地回答着老守备的话。

  “老将军,沧州城已经彻底被流民攻破了,咱们根本抵挡不住啊!现在还是快快逃走吧!

  留得青山在,不怕没柴烧,等咱们集结各县的援军,再打回来也不迟啊!”

  这护卫一边说着,一边用颤抖的手指了指身后狼狈不堪的知府,眼神中满是恐惧与哀求。

  老守备听闻此言,脸色瞬间变得铁青,他怒目圆睁,眼中仿佛要喷出火来,死死地盯着那名护卫,又转头看向正趴在马背上瑟瑟发抖的知府,心中满是悲愤与无奈。

  他紧紧握着手中的偃月刀,关节因为用力而泛白,指缝间似乎都要渗出血来。

  这时,知府好不容易缓过神来,强忍着恐惧,抬头看向老守备,带着哭腔劝道:

  “老将军啊,如今这沧州城已如一盘散沙,流民势大,咱们若再不走,恐怕都得葬身于此啊!

  您一世英名,不能就这么毁了。咱们暂且撤退,等集结了各县援军,定能将这沧州城夺回,到时候再好好惩治这些流民,为死去的百姓报仇雪恨呐!”

  知府一边说着,一边用满是恐惧的眼神看着老守备,那眼神中既有哀求,又带着一丝期盼。

  沉默片刻后,老守备望着浓烟滚滚、惨叫连连的沧州城,长叹一声,声音中充满了不甘与凄凉。

  仿佛用尽了全身力气才挤出这几个字:“罢了!罢了!想我一生戎马,历经大小战事无数,从未有过退缩之意,今日却要弃城而逃,实在是无颜面对沧州的百姓啊……”

  言罢,他眼中闪过一丝决绝,猛地将手中那把跟随他多年、沾染过无数敌人鲜血的偃月刀,用尽全身力气插入地面,“噗”的一声,溅起一片尘土,仿佛是这座城池发出的沉重叹息。

  “麟儿,”老守备转过头,目光落在身旁那位浑身浴血的白袍将军身上,眼神中既有不舍,又带着不容置疑的坚定,

  “你带着弟弟们护着你娘与知府大人一同去吧!老夫誓死不归,要与这沧州城共存亡。”

  他的声音不大,却透着一股视死如归的豪迈。

  “爹爹啊!”

  那白袍将军眼眶瞬间红透,泪水在眼眶中打转,却倔强地不肯落下,

  “你不走那孩儿也不离开,咱父子一同杀回去,与那些流民拼个鱼死网破!”

  说着,他紧了紧手中的长枪,作势便要往回冲,那决然的模样,仿佛下一秒就要冲入敌阵。

  “混账!”

  老守备怒目圆睁,大声呵斥道,声音如同雷霆般在众人耳边炸响,

  “你跟我留下,你娘谁来保护?你几个弟弟尚小,如何能护住她的安全?

  你已经是朝廷正式封的武将,一言一行都关乎着众多将士和百姓的生死存亡,要顾全大局!

  ”老守备稍稍缓了口气,目光柔和了些许,继续说道:
<

上一章目录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