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018章 沧州城遇袭

  沧州城外,流民潮如汹涌的黑色巨浪,以悍不畏死之势,朝着眼前这座沧州城发起了猛攻。

  饥饿与绝望,早已让他们忘却了恐惧,眼中只有对生存的渴望。

  他们呐喊着,声音嘶哑而又充满着悲愤,不顾一切地冲向那高大的城墙。

  在流民队伍中,年轻的一名汉子,紧紧握着手中用树枝临时削成的简陋武器,心中满是决绝。

  他看着身边骨瘦如柴的妻儿,那两张因饥饿而毫无血色的脸,眼神中闪过一丝痛苦与坚毅。

  “拼了!”他在心中怒吼,“若是不冲,一家人都得饿死,冲进去,或许还有一线生机,能找到一口吃的,让妻儿活下去。”

  身旁的老父亲,脚步虽已蹒跚,但同样眼神坚定,他低声说道:“孩子,别怕,死就死吧,总好过在家里眼睁睁饿死。”

  焦亮咬了咬牙,点了点头,随着人流,更加奋力地朝前冲去。

  城楼上,一片混乱。

  知府大人被这突如其来的猛烈攻势吓得脸色惨白如纸,双腿发软,平日里的威严早已荡然无存。

  只见他慌不择路,一头钻进了城楼的案桌下面,身体止不住地颤抖着,嘴里却还在声嘶力竭地叫嚷着:

  “一定要守住府城,本官重重有赏!谁要是能击退流民,本府定让他荣华富贵享用不尽!”

  那尖锐的声音,在喊杀声中显得如此微弱,却又透着一丝可笑的慌乱。

  守城的士兵们看着平日里高高在上的知府大人这般狼狈模样,心中不免有些泄气。

  但军令如山,加之重赏的诱惑,他们还是强打起精神,奋力抵抗着流民的冲击。

  弓箭手们在城墙上不断地张弓搭箭,箭雨如流星般射向城下的流民。

  然而,流民的数量实在太多,一波倒下,又一波迅速补上,仿佛无穷无尽。

  城下,流民们用简陋的工具撞击着城门,那沉闷的撞击声,一下下仿佛敲在守城众人的心上。

  有的人用树枝、木棍当做梯子,试图攀爬城墙,尽管不断有人被守城士兵推下,摔得粉身碎骨,但后面的人依旧前赴后继,没有丝毫退缩之意。

  李婶背着饿得奄奄一息的小孙子,泪水在眼眶中打转,但眼神却无比坚定。她心里想着:

  “孙儿啊,奶奶就是拼了这条老命,也要给你找口吃的,让你活下去。城里肯定有粮食,只要能进去,就有希望。”

  她看着身边的人一个个倒下,心中悲痛万分,但求生的欲望驱使着她继续向前挪动脚步。

  而此时,躲在案桌下的知府大人,眼睛瞪得滚圆,惊恐地望着城楼下那如潮水般的流民。

  嘴里还在喃喃自语着:“完了,完了……这可如何是好……”

  他的脑海中一片混乱,全然没了平日里治理政务时的镇定与从容,满心只想着如何才能保住自己的性命。

  流民潮猛冲了一会,攻势如狂风骤雨般猛烈,城墙上的守军在这波冲击下显得有些吃力。

  然而,就在众人以为他们会持续强攻东门时,形势陡然一变。

  突然,流民潮中分出了一股如脱缰野马般,气势汹汹地涌向了南城门。

  那股流民的呼喊声震天,仿佛要将南城门踏平。

  守城官兵见状,心中大惊,深知南城门若有闪失,沧州城危矣。

  于是,他们急忙抽调人手,脚步匆忙地前去支援南城门。

  好不容易才将防御力量在南城门布置妥当,城墙上的士兵们刚稳住阵脚,准备迎敌,就见城下的流民潮又出现了新的变故。

  只见又有一股流民如鬼魅般迅速分了出来,朝着北门狂奔而去。

  城上的守备大人见状,气得直跺脚,忍不住怒喝道:“好一个贼人,居然还懂些谋略!这般声东击西,来回折腾,倒也棘手。”

  此时的守备,额头上满是汗珠,眼神中透露出一丝焦虑,他深知这流民潮看似乌合之众,实则暗藏玄机,不能小觑。

  就在众人被流民的举动弄得焦头烂额之时,一名白面短髯的将领目光如炬,敏锐地察觉到了流民潮中的异样。

  他迅速指向流民潮的中央,大声说道:“大人快看,这些流民潮好像是人在指挥!

  中央那团人流人人都持有兵器,戒备森严,好像在保护着谁。”

  这位将领说罢,眼神中闪过一丝决然,单膝跪地,向守备请求道:

  “请大人准我领三百骑兵前去突击,擒贼先擒王,只要斩杀了他们的首领,流民潮必然散去。

  末将愿立下军令状,若不能完成任务,提头来见!”

  他身姿挺拔,话语掷地有声,透着一股无畏的勇气和坚定的决心。

  守备听闻此言,眉头紧皱,心中快速权衡利弊。

  一方面,他深知眼前局势危急,若不尽快采取行动,沧州城恐难坚守;

  另一方面,派骑兵出城突击,风险极大,一旦失利,不仅会损失宝贵的兵力,还可能让战局更加恶化。

  但此刻,似乎也没有更好的办法。守备沉思片刻,咬了咬牙,大声说道:

  “好!本将准你所请,务必小心行

上一章目录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