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2章 安京保卫战,这都是陛下的局(求收藏数据)

  陛下行事如此周密,自己为何不能挺身一战,肃清朝纲?

  激将法啊?还真是。

  武将们大多是糙汉子,这一激,激出了悍勇凶性。

  “唯死战!”

  一个个拱手抱拳,呼喝声震动了整座大殿。

  群臣之中的方良,微微低头。

  他人群中心中暗叹,果然杨烨早已计划好一切。

  激将法用得如此水到渠成,自己落入陷阱。

  这等激将法一出,武将必定死战,历数数朝,还没有哪个帝王不战而逃,就是那前朝的亡国之君,也是力战不敌后才逃亡。

  可方良仍旧很坚定。

  逆天而行,终归会失败的。

  宁王的城外叛军,不过是掩饰。

  而他隐藏的门客,与北门守将等人手中在安京城内的兵马,才是真正杀招。

  更有无剑道和兽神道两大仙道门派的支持。

  只要杨烨误以为叛军只在城外,将兵马分散到安京四门,皇宫守备必然空虚。

  到时候,便能一举攻下皇宫。

  擒贼先擒王。

  而后援兵抵达安京,自己已经除掉了杨烨。

  到时候宁王拿出先王遗诏,便能名正言顺坐上王位,想来也有不少对天命之论感到反感的诸侯赞同自己。

  方良在心中叹了口气,自己这个弟弟,虽有计谋,但真的是太理想化太天真了。

  他又怎么不知道天命与皇权对立?可想让皇权大于天命,绝不是一朝之功。

  如果是一个手段激进的君王,倒是有可能做到,可杨烨....

  已经到这种地步了,明明知道线索,却不上府邸抓人,只是以烽火将贼人逼出。

  即使有造反的想法,只要没有实施,就留有余地。

  杨烨太天真太仁慈了啊!这可是反贼啊!

  以为这样,贼人就会感恩戴德,不再起反心吗?

  方良暗中摇头。

  太过善良又是个理想主义,这样的帝王根本无法成事。

  上手的杨烨看着群情激愤的武将们,有点懵。

  别死战啊!

  别人造反是为了什么?不就是推翻我吗?

  推翻我,不就是对我不满,觉得我是个昏君吗!

  大家一起跑路,将士不用战死沙场,反贼造反成功,自己又赚了昏庸值,这不是一箭三雕吗!

  可....

  望着愤慨的武将们,杨烨觉得自己根本阻止不了他们。

  唯一好的是洪太师现在不在安京城,不然什么宵小叛军都不敢来安京。

  既然太师不在,要是战败了呢?

  战败了不就可以名正言顺一起跑路了?

  你们死战,也不妨碍跑路啊!

  杨烨看向高承恩。

  关键就在这个人身上,三朝大宦,有资历,也是安京中有过大战的老前辈,就像定海神针一样。

  只要想个办法拖住他,耽误出兵时机,等出兵的时候,叛军已经打进安京,那肯定只有一起跑路了。

  有办法了。

  “孤深知承恩之忠勇,且随朕往宫中一行,有要事相商。”

  说着,就先回到了宫中。

  方良心里猛地一沉,杨烨果然早有安排!

  连朝中有人是叛军耳目都已经知道了,特意将高承恩叫去宫中,面授机宜。

  难办了,宁王这边可能要坏了!

  但他必须继续下去,自己的家人可都在宁王的手上啊。

  寝宫之内,杨烨故作玄虚。

  “承恩,陪朕手谈一局!下棋嘛,从来都不是眼前的得失!”

  高承恩心里很急,但听着听着,便静下心来。

  当听到围棋的输赢在于眼前得失,茅塞顿开。

  这不就是行军打仗吗?黑白子便是两军,哪方存活的士兵多,哪方占据的地盘大,哪方就是胜利者。

  陛下必是想用这围棋,来教导自己如何在安京布局。

  看到高承恩的表情,杨烨知道他肯定想多了。

  不过这很正常,围棋本就很容易和行军打仗联系起来,古人喜欢下围棋,并不是没有道理的,某种程度上来讲,的确能培养出大局观。

  第一局,高承恩胜了;第二局,高承恩又胜了;第三局,还是高承恩胜了。

  每一次都是杨烨大败。

  高承恩怕他面上挂不住,说道:“陛下.

上一章目录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