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54章 苏秦之死

。有一个妻子与人私通,打算毒死丈夫。她的侍妾得知后,为了保护丈夫,就假装摔倒打翻了毒酒。丈夫回来后很生气,惩罚了侍妾。侍妾打翻毒酒,保存了丈夫和妻子的性命,却免不掉挨板子的惩罚。臣如今的罪名就跟这侍妾的遭遇相类似啊。臣一心为了燕国的利益,积极进取,却因为一些人的毁谤和误解,被大王误解,这实在让臣感到委屈啊。”

  燕王听了苏秦的这番话,陷入沉思。他仔细回味苏秦的话语,逐渐明白了其中的道理。苏秦为了燕国的利益,积极进取,不惜被人误解和毁谤,他的忠心和才能其实是为了国家和君主,并非真的不忠不信。燕王被苏秦的智慧和忠诚所打动,于是恢复了苏秦的官职,并且对他愈发厚待。

  苏秦凭借着自己的智慧和口才,在困境中巧妙地为自己辩白,不仅洗清了冤屈,还重新获得了燕王的信任和重用。他的故事成为了战国时期一段传奇,也让我们看到了一个为了国家和理想不懈奋斗的智者形象。

  苏秦在燕国期间,与燕易王的母亲私通。先秦时期,男女关系的确并不是后来儒家礼法的束下那么严谨。这从许多方面都可以看出来。

  但苏秦与燕王母亲私通这一秘事,不知为何被燕易王知晓。然而,令人意想不到的是,燕易王非但没有对苏秦进行惩处,反而更加厚待他。这一行为背后或许有着复杂的政治考量,燕易王或许认为苏秦有其他不可替代的价值,又或者只是不想轻易得罪这位具有重大影响力的人物。

  但苏秦心中却充满了恐惧,他深知自己的行为一旦暴露,随时都有被杀的可能。为了摆脱这种潜在的威胁,同时进一步提高燕国在诸侯中的地位,苏秦想出了一个大胆的计划。他向燕易王提议前往齐国,通过自己在齐国的活动来增强燕国的实力和影响力。燕易王经过一番思索,认为此计可行,便同意了苏秦的提议。

  于是,苏秦佯装得罪了燕王,匆忙逃到了齐国。齐宣王听闻苏秦到来,对他的才名早有耳闻,便欣然任用他为客卿。苏秦就这样在齐国站稳了脚跟,开始了他在齐国的权谋布局。

  齐宣王去世后,齐湣王继位。苏秦敏锐地察觉到这是为燕国谋利的绝佳时机。他向齐湣王进言,劝说湣王厚葬齐宣王,以此来表明湣王的孝顺之心。在古代,孝顺是衡量君主品德的重要标准之一,厚葬宣王不仅能够赢得臣民的赞誉,还能在诸侯中树立良好的形象。

  同时,苏秦还建议齐湣王大兴土木,建造宏伟的宫殿和园林。这样一来,既可以让齐湣王彰显自己得志后的威严和富贵,又能消耗齐国的国力和人力。苏秦的真正目的在于通过这些举措搞垮齐国,使燕国在诸侯纷争中获利。

  在苏秦的蛊惑下,齐湣王一一照做。齐国开始大兴土木,耗费了大量的人力、物力和财力。同时,厚葬之事也让齐国的国库为之一空。苏秦的计策使得齐国逐渐走向了衰落,而燕国则在他的暗中谋划下,悄然提高了自身的地位。

  然而,苏秦在齐国的活动引起了齐国众大夫的不满。他们在朝廷中争宠夺利,对苏秦的得势心怀嫉妒和怨恨。终于,他们派人刺杀了苏秦。苏秦身受重伤,但并未死去。

  齐王得知苏秦被刺后,立即派人捉拿凶手。然而,由于刺客们的精心策划和巧妙安排,齐王派出的使者并未抓到凶手。苏秦深知自己命不久矣,为了能够让刺杀他的凶手浮出水面,为燕国彻底破坏齐国,他精心策划了一个大胆的计划。

  这章没有结束,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在生命的最后时刻,苏秦向齐王提出要求,希望以“帮助燕国在齐国从事反间活动”为名,将他车裂于市。同时,他悬赏捉拿行刺之人,以此来引出隐藏在背后的凶手。齐王虽然对苏秦的提议感到疑惑,但为了查明真相,还是照计行事。

  当苏秦被车裂于市时,悬赏的告示张贴在城中各处。那些刺杀苏秦的凶手以为自己的计划天衣无缝,看到如此丰厚的赏金,便纷纷现身领赏。齐王借此机会,一举诛杀了凶手,为苏秦报了仇。

  苏秦死后,他为燕国破坏齐国的大量事实逐渐被泄露出来。原来,多年来苏秦一直在齐国暗中进行着破坏活动。他利用自己的智慧和权谋,挑拨齐国与其他诸侯国的关系,削弱齐国的联盟力量;他对齐国的内政进行干预,让齐国陷入政治混乱之中。

  苏秦的种种行为,使得齐国在不知不觉中走向了衰落。他的计策虽然在短期内取得了一定的成效,但也埋下了隐患。他对齐国的过度削弱,也让其他诸侯国有了可乘之机,使得战国时期的局势更加复杂和动荡。

  苏秦的一生充满了传奇色彩,他以自己的智慧和勇气在战国的历史舞台上留下了浓墨重彩的一笔。他的故事不仅让我们看到了那个时代权谋斗争的激烈和残酷,也让我们领略到了人性的复杂和多面。他虽然为燕国的利益而不择手段,但他的智慧和谋略却成为了后世人们研究和借鉴的宝贵财富。

上一页目录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