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40章 战国开端之三家分晋

 每当三家的兵士如潮水般涌来攻城时,城头上的赵家守军们便毫不畏惧地射出如飞蝗般密集的箭矢。这些箭矢如同狂风暴雨一般,狠狠地砸向敌军,让他们根本无法前进一步。

  就这样,晋阳城在赵家将士们的顽强抵抗下,凭借着坚固的城墙和如雨般的箭矢,苦苦死守了两年多。尽管三家的兵马攻势猛烈,但始终未能将这座坚城攻克。

  有一天,智伯瑶到城外察看地形,当他看到晋阳城东北的那条晋水时,忽然心生一计。他想:晋水绕过晋阳城往下游流去,要是把晋水引到西南边来,晋阳城不就淹了吗?于是,他吩咐兵士在晋水旁边另外挖一条河,一直通到晋阳,又在上游筑起坝,拦住上游的水。

  此时正赶上雨季,水坝上的水很快就满了。智伯瑶命令兵士在水坝上挖开了个豁口,大水便直冲晋阳,灌到了城里。城里的房子被淹,老百姓无家可归,不得不跑到房顶上去避难。灶头也被淹没在水里,人们只能把锅挂起来做饭。然而,晋阳城的老百姓对智伯瑶恨之入骨,他们宁可被水淹死,也不肯投降。

  晋阳风云

  暮色如墨,层层叠叠地笼罩在晋阳城头。城墙在阴云下若隐若现,残破的箭楼孤独地耸立着,见证着这场旷日持久的战争。智伯瑶身披玄色战甲,腰间悬挂着寒光凛冽的长剑,在一众侍卫的簇拥下,与韩康子、魏桓子并肩立于晋阳城外的高岗之上。远处,晋水波涛汹涌,拍打着岸边,发出震耳欲聋的声响,仿佛在为这座饱经战火的城池悲鸣。

  智伯瑶眯起眼睛,目光如鹰隼般扫视着眼前的晋阳。几个月的围攻,让这座城失去了往日的生机与繁华,城墙上弹痕累累,守城的士兵们面容憔悴却依然坚守岗位。智伯瑶嘴角勾起一抹得意的冷笑,他伸出手指,指着晋阳城,声音中充满了不可一世的傲慢:“你们看,晋阳不是就快完了吗?早先我还以为晋水像城墙一样能拦住敌人,现在才知道大水也能灭掉一个国家呢。”说罢,仰头大笑起来,笑声在空旷的原野上回荡,惊起一群栖息在芦苇丛中的水鸟,扑棱棱地飞向远方。

  韩康子身着深褐色锦袍,身形微微前倾,脸上堆满了谄媚的笑容,连连点头称是:“智伯高见,此计当真妙极!晋阳覆灭,指日可待啊!”魏桓子则穿着一身青灰色的长衫,拱手附和道:“正是正是,有智伯运筹帷幄,何愁大业不成!”然而,在这恭顺的表象之下,两人心中却掀起了惊涛骇浪。他们的目光不由自主地望向自家封邑的方向——魏家的封邑安邑,韩家的封邑平阳,此刻在他们的脑海中清晰浮现。两座城池旁那蜿蜒流淌的河道,原本是滋养百姓的生命之水,此刻却仿佛变成了高悬在头顶的达摩克利斯之剑。智伯瑶的话如同一记重锤,敲醒了他们,晋水既能淹没晋阳,谁又能保证安邑和平阳不会有同样的下场?韩康子下意识地握紧了拳头,魏桓子的额头也沁出了细密的汗珠,只是在夜色的遮掩下,无人察觉他们内心的慌乱。

  晋阳城内,被大水浸泡多日的房屋摇摇欲坠,街道上积水成河,百姓们蜷缩在仅存的高地上,饥寒交迫。赵襄子站在临时搭建的了望台上,望着城外汹涌的洪水,眉头紧锁,心中焦虑万分。城中粮草日渐短缺,伤病员也因缺医少药而不断增多,再这样下去,即便城墙不垮,百姓也撑不了多久。他转身对身旁的门客张孟谈说道:“民心固然没变,可是要是水势再涨起来,全城也就保不住了。”声音中充满了无奈与担忧。

  张孟谈一袭白衣,身姿挺拔,目光坚定。他看着赵襄子焦虑的神情,上前一步,轻声安慰道:“主公勿忧,我看韩家和魏家现在虽然追随智伯瑶,但也是迫不得已,并非心甘情愿。他们对智伯的贪婪霸道早有不满,只是一直隐忍不发。我愿意冒险去跟他们两家说说看,晓之以利害,动之以真情,说不定能说服他们与我们联手。”赵襄子眼中闪过一丝希望,紧紧握住张孟谈的手:“全仰仗先生了,此行凶险,务必小心!”

  这章没有结束,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夜幕深沉,万籁俱寂。张孟谈换上一身黑色夜行衣,趁着夜色的掩护,悄悄从一条隐秘的水道出城。他如鬼魅般穿梭在芦苇荡中,避开智伯瑶的巡逻士兵,先找到了韩康子的营帐。见到韩康子后,张孟谈单刀直入:“韩将军,智伯野心勃勃,今日能水淹晋阳,他日便能水淹安邑、平阳。唇亡齿寒的道理,将军不会不明白。若三家继续内斗,最终只会被智伯各个击破。唯有联手,才能保全各自的势力,共图大业!”韩康子沉思良久,心中的天平渐渐倾斜。

  随后,张孟谈又马不停蹄地赶到魏桓子的营地,再次将这番道理细细陈述。魏桓子本就对智伯瑶的独断专行心怀不满,经张孟谈一番劝说,终于下定决心。三人秘密约定,第二天夜里,趁智伯瑶不备,里应外合,共同攻打智伯瑶。

  第二天夜里,三更的梆子声打破了夜的寂静。智伯瑶的营帐内,烛火摇曳,他正躺在柔软的卧榻上,鼾声如雷。突然,一阵急促的喊杀声划破夜空,他猛然惊醒,还未等他完全清醒过来,冰凉的河水已经浸透了他的衣裳和被褥。他慌乱地爬起来,冲到帐外,只见兵营里已是一片汪洋。起初,他还以为是堤坝决口,大声呼喊着让士兵们去抢修。然而,随着时间的推移,水势越来越大,转眼间就淹没了大半个兵营。

  就在这时,四面八方响起了震天的战鼓。赵、韩、魏三家的士兵如潮水般涌来,他们驾着小船、木筏,手持火把和兵器,火光将夜空照得如同白昼。智家的士兵们在水中惊慌失措,有的还没来得及拿起武器,就被汹涌的河水吞没;有的刚与敌人交手,便被砍倒在水中。喊杀声、惨叫声、落水声交织在一起,构成了一幅惨烈的战争画卷。智伯瑶望着眼前的惨状,脸色苍白如纸,心中充满了恐惧和绝望。他想要逃跑,却发现四周早已被包围。不一会儿,赵、韩、魏三家的人马将他团团围住,他手中的剑无力地垂落,最终被士兵们生擒。随后,他被带到三家主帅面前,随着一声令下,身首异处,曾经不可一世的智伯瑶,就这样结束了他的一生,智家的势力也随之土崩瓦解。这场惊心动魄的晋阳之战,最终以赵、韩、魏三家的胜利而告终,也为日后三家分晋埋下了伏笔 。

  韩、赵、魏为了免除后患,开始率军攻打智氏封邑,一次就杀了智伯家族二百余口,天下为之震惊!他们还把智家的土地也由三家平分。此后,他们又一鼓作气把晋国留下的其他土地也瓜分了。

  公元前403年,韩、赵、魏三家打发使者上洛邑去见周威烈王,要求周天子把他们三家封为诸侯。周威烈王望着面前的使者,心中五味杂陈。他深知,不承认也没有用,如今三家势力强大,自己的命令对他们来说不过是耳旁风。不如做个顺水人情,还能保住一些颜面。于是,他把三家正式封为诸侯。

上一页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