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27章 勾践卧薪尝胆

大臣之间的关系,让吴国朝堂内部矛盾重重、人心惶惶。

  与此同时,范蠡在越国内部也采取了一系列积极有效的措施,为越国的复兴奠定了坚实的基础。他深知,要实现越国的崛起,不仅需要强大的军事力量,还需要充足的经济支持和人口资源。因此,他颁布了一系列法令,积极恢复生产,鼓励百姓多生孩子。

  范蠡规定,生育更多孩子的家庭将获得更多的奖励和福利。这些奖励包括土地分配、税收减免以及生活物资的补贴等。这一政策极大地激发了百姓的生育积极性,越国的人口逐渐增加。随着时间的推移,这些新增的人口不仅为越国的农业生产提供了更多的劳动力,更为日后的征战提供了充足的兵源。范蠡的这一举措,从长远来看,为越国的复兴注入了源源不断的活力。

  更为重要的是,范蠡还教勾践大力开展国际贸易。在他的策划下,越国与晋、齐、秦等中原强国进行了密切的贸易往来。越国凭借其得天独厚的地理条件和丰富的自然资源,生产出了大量优质的特色商品,如精美的丝绸、清香的茶叶、精致的手工艺品等。这些商品在中原各国市场上广受欢迎,成为越国对外贸易的主打产品。

  通过输出这些特色商品,越国换回了大量的财富和物资,其中包括珍贵的金属、先进的武器装备以及稀缺的粮食等。这些物资不仅充实了越国的国库,也为越国的军事和经济建设提供了有力的支持。当然,在这些公开的贸易活动之外,范蠡还巧妙地安排了暗地里的交易。他背着吴国,与楚国之间进行了大量的私下交易。楚国作为南方的大国,与越国有着相似的地理环境和经济结构,双方在贸易中互惠互利,进一步增强了越国的经济实力。

  在这些贸易活动中,越国不仅打好了与中原各国的关系,还赚取了丰厚的利润,使得国力迅速得以恢复。范蠡的商业智慧和外交策略,让越国在困境中逐渐崛起。他巧妙地利用贸易手段,将越国的资源优势转化为经济优势,再将经济优势转化为军事优势。正是这些商业手段和外交策略,让越国在短短几年内就恢复了元气,甚至比战前更为强大。

  不然,越国哪来能力收购吴国的粮食呢?在越国最艰难的时刻,正是通过这些贸易活动积累的财富,使得越国有能力在吴国遭遇饥荒时,大量收购吴国的粮食,进一步削弱了吴国的实力。这一举措不仅在经济上打击了吴国,更在心理上对吴国造成了沉重的打击,为越国的复仇奠定了坚实的经济基础。

  范蠡的这些举措,充分展现了他作为一位杰出政治家和经济学家的智慧与远见。他不仅关注越国的当下,更着眼于越国的未来。通过这些综合性的措施,越国在困境中逐渐崛起,最终实现了从弱小到强大的华丽转身,为复仇之路铺平了道路。

  本小章还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后面精彩内容!

  勾践为兴越灭吴,“卧薪尝胆”,发愤图强。总的说来,他在谋臣文种、范蠡辅佐下,制定了“十年生聚”、“十年教训”的长期战略:

  在内政上实行发展生产、奖励生育及尊重人才等政策,以安定民生,充裕兵源,收揽人心,巩固团结,从而增强综合国力。

  在军事上,实行精兵政策,加强训练,严格纪律,以提高战斗力。

  当时弩已用于作战。战车、战船均“顿于兵弩”,战斗胜败关键又取决于最后之冲锋。勾践聘请精于弓弩射法的陈音教授用弩技术,包括瞄准、连续发射及掌握弩力与箭重最佳比例(拉力一石,箭重一两)等方法,使“军士皆能用弓弩之巧”,聘请善于“剑戟之术”的越女教授“手战”格斗技术,使军士“一人当百,百人当万”。

  越地民风是“悦兵敢死”,惯于各自为战。为此,勾践反对“匹夫之勇”,强调纪律性,要求作战单位在统一号令下统一战斗行动,以发挥整体作战能力。规定服从指挥者有赏,违犯者“身斩,妻子鬻”。

  在外交上,针对“吴王兵加于齐晋,而怨结于楚”的情况,采用“亲于齐,深结于晋,阴固于楚,而厚事于吴”的方针(《吴越春秋·勾践归国外传》)。

  在麻痹吴国方面,采取了厚事于吴的作法,即效法周文王对商纣王“文伐”之谋略,以非战争手段瓦解、削弱敌人。

  主要措施有,佯示忠诚,使吴王放松对越戒备,放手北上中原争霸,纵其所欲;助长吴王爱好宫室、女色之欲望,使其大兴土木,耗费国力;并行贿用间,扩大吴统治集团内部矛盾,破坏其团结。

  这些策略施行十年,使得越“荒无遗土,百姓亲附”,国力复兴。越军亦成为一支装备精良、训练有素且“人有致死之心”的精锐部队。

  不过,这些办法,其实都不是后来勾践成功复仇的直接原因。

  吴国真正垮掉的直接原因,其实是因为夫差的野心。

  在成功打垮勾践之后,夫差开始逐渐骄傲自满。此时的吴国,已经成了东南第一大国,而其他几个传统大国,又都各自有内部问题。所以在这之后,夫差就决定,北上争霸,他也想做真正的霸主。他不顾伍子胥等大臣的劝阻,执意挥师北上。

  吴国北上后,势必要和晋国闹翻。晋国原本大力扶持吴国,主要是为了让吴国帮忙牵制楚国。可是如今,楚国已经元气大伤,而吴国却反倒成了新的敌人。所以在这之后,吴国虽然暂时成了新的霸主,但是却彻底得罪了晋国。而中原地区的其他诸侯国,对吴国其实也没那么服气。这就导致吴国为了争霸,不得不把大部分力量调到北方。

  吴国北上的决定,就像一场巨大的风暴,让吴国的国力逐渐消耗殆尽。夫差一心想着称霸中原,在北方的土地上与各国征战,却忽略了国内的稳定和发展。国内的农业生产因为大量劳动力的外流而受到影响,国内的财政也因为战争的开支而日益紧张。而此时的越国,却在范蠡和文种的辅佐下,韬光养晦,国力日益强盛,等待着时机对吴国发起致命的一击。

  吴国的野心就像一把双刃剑,在让夫差享受了短暂的荣耀之后,也让他和吴国陷入了万劫不复的深渊。而勾践则在卧薪尝胆中,积蓄着力量,等待着复仇的那一天。历史的车轮滚滚向前,一场决定吴越两国命运的大战,正悄然拉开帷幕。

上一页目录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