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十四章大魏朝局

  从郑和的讲述中,赵元从大致了解了如今大魏朝的局势情况。

  由于承平百年,文官集团逐渐壮大,并开始把持朝堂上方方面面的权利,并还在不断向外侵蚀。

  而朝堂上文官中势力最大的被称之为严党,党魁正是左相严文。

  而另外一支势力稍逊的也被称之为李党。

  由右相李司率领,但是面对严党,李党一直处于下风,只能勉强抵挡。

  双方为了获得更多的权利不断争斗。

  然而即便双方之间在不断争斗,但是面对朝堂上的另外一股势力武勋时他们便会一致对外。

  因为他们之间只是派系之争,而对上武勋就是文武之争了。

  有时候异端更加遭人恨。

  更重要的是,武勋的手中握着军权。

  这是文官们一直垂涎三尺的东西。

  各地的卫所虽然在朝廷的控制之下,也就是兵部手中。

  但是不管是西北的边军还是京城的禁军亦或者是当年皇家的御林军那都是在武勋的手中。

  握着兵权的勋贵们先天立于不败之地。

  但是当文官集团上升到一定地步,本身的蛋糕不够分后,他们就自然而然的将目光看向了武勋这边。

  于是,从三十年前开始,文官集团就开始潜移默化的在侵蚀着武勋手中的兵权。

  西北边军那边,文官们的利用兵部掌握军队钱粮的便利,不断打压,并将自己人安插进去。

  到了如今,原本坐镇边境的将门平西候府杨家更是被调回京城养老,而西北边军的主帅居然成了一个文官。

  简直可笑。

  至于禁军这边,也被不断渗透,先是一点点削减军饷,再然后是拉拢中低层军官,然后制造各种事件让掌兵的勋贵放出兵权,最后由兵部收下。

  如今禁军中勋贵的力量早就不足原先的十分之一。

  至于御林军则更惨,连编制都没了,主要是先帝玩了个花的,御驾亲征。

  一年多以前,先帝在大伴的蛊惑下不知怎地突然生起了御驾亲征的想法,然后就带着二十万御林军冲到了西北草原上要去打狼蛮。

  还把一众武勋都带去了大半,再然后由于先帝外行指挥内行,亦或者也有朝廷内部有人通风报信。

  狼蛮骑兵趁着御林军精疲力尽之际突然出现进行了偷袭,仅仅五万狼蛮骑兵直接便将二十万御林军凿穿。

  再然后就是一场大逃杀,二十万御林军损失殆尽,被先帝带去的勋贵也死了大半。

  先帝最后在一众剩余勋贵的保护下架着驴车一日奔驰三百里逃回了京城。

  不久就因为心悸病逝。

  他这一手自己是玩爽了,可把勋贵们和自己儿子给坑惨了。

  本来就没落的勋贵死了一大波,还都是握有军权的中坚力量。

  皇帝的天子亲军御林军直接没了。

  在各地支援打退狼蛮后,文官直接开启了势力大扩张,不断打压剩下的武勋。

  勋贵们因为损失惨重无力抵挡,就一年时间,已经有三四家莫名其妙的生事除了爵,手中的兵权也都被兵部收走。

  就连登基的新皇也因为手里没了兵权,文官势大,在面对文官的时候落入了下风。

  这才有了今天早朝上那离谱的一幕。

  当赵元从听完事情的经过后,嘴角抽了抽,这先帝怎么有种大明战神的既视感?

  还有驴车一天奔驰三百里,你是认真的吗?

  光义!是你吗?

  高粱河车神?!

  寻常皇帝出现一个这种极品事都是千年难遇,好家伙,这大魏朝先帝直接一个人干了俩!

  真牛批!

  头疼的揉了揉眉头,赵元从无奈摇头道:“再这样下去,我们勋贵的处境可不妙啊!”

  “谁说不是呢?”

  郑和一口饮尽杯中酒水,摇了摇头道:

  “所以啊,我现在是能过一天就算一天,如今这局势,人家势大,想反抗也没辙,随便吧。

  该来的总会来,想跑也跑不掉。

  既如此,那就顺其自然。”

  显然,郑和已经摆烂了。

  可是,他束手就擒了,但是赵元从可不愿意。

  自己堂堂一个穿越者,穿越过来难不成就是为了束手就擒的?

  不可能!

  身为穿越者,天都敢捅个窟窿,文官集团势大又怎样?

  干就完事了!

  放下茶杯,赵元从沉着脸道:“树欲静而风不止,但事到临头,我也绝不会束手就擒!”

  郑和诧异的看了一眼他,想到最近宋国公府的变化,随即恍然明白了什么,叹了口气。<

上一章目录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