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774章 内阁机制之五位宰相

 一种源于无数次生死搏杀磨砺出的直觉在疯狂报警——那是面对更高层次、更绝对力量的敬畏!

  连呼吸都不由自主地屏住,仿佛一丝多余的气息都会引来雷霆之怒。

  郭襄阳更是感到一股热血与忠诚在胸中激荡,几乎要冲破喉咙。

  颜真卿眉头锁得更紧,忧心忡忡。

  他感受到的帝威,并非针对个人的威压,而是一种沉甸甸的、关乎天下苍生福祉的巨大责任。

  这目光仿佛在无声地诘问:你,可愿为这新朝、为这黎民,竭尽忠诚?他感到肩上的担子重逾千钧。

  王维面色微微发白,他比常人更敏感于这种宏大磅礴的精神力量。

  在这目光下,他感到自身的渺小与对绝对皇权的敬畏交织在一起,产生一种近乎眩晕的冲击感。

  他强迫自己站稳,目光落在手中的玉笏上,寻找一丝支撑。

  李太白微微抬起眼帘,试图捕捉那珠帘后眼神的深意,是睥睨天下的帝王?

  还是那个曾在月下与他举杯邀月、纵论古今、意气风发的“裴帅”?

  这身份的鸿沟让他心中五味杂陈,下意识地微微垂首,避开了那审视的目光,袖中的手指无意识地捻动着腰间玉佩的流苏。

  珠帘轻晃,光影流转。

  裴徽的面容在珠玉的掩映下,愈发显得神秘莫测,威严如神只临凡。

  他知道,就在这一刻,裴徽这个名字,连同过往的一切,都被彻底封存于历史。

  他是天子,是“天授”皇帝,是这万里河山唯一的主宰。

  脚下猩红如血、蔓延至殿外的地毯,头顶这沉甸甸的冠冕,身下这冰冷的龙椅,连同殿内殿外这山呼海啸般的余韵,共同铸就了一个名为“天授”的新纪元。

  新帝登基,万象更新。

  ……

  ……

  “吉时已至——祭天!”内侍总管袁思艺尖细却极具穿透力的声音,如同裂帛般划破了广场上那因帝威而凝固的寂静。

  祭坛之上,早已准备好的巨大柴堆被瞬间点燃。

  熊熊烈火冲天而起,橘红色的火舌贪婪地舔舐着黎明微明的天空,发出噼啪的爆响,驱散了清晨的最后一丝寒意。

  太宰身着庄重的祭服,神情肃穆得如同石刻。他亲自指挥着,将早已处理好的、象征最高规格的“太牢”(牛、羊、猪)牺牲,缓缓投入那吞吐烈焰的火口。

  滚烫的油脂滴落在烧红的木炭上,“滋啦——滋啦——”爆响不绝于耳,浓郁的、带着原始生命气息的烤肉香气伴随着青烟升腾而起,弥漫开来。

  这香气本应是祭献的虔诚,却隐隐勾起人心底对血腥的原始记忆。

  紧接着,整块整块色泽深褐、油润光亮的顶级檀香木,被壮汉们合力投入火堆。

  刹那间,一股浓郁得几乎化不开的沉静檀香如同海啸般席卷了整个广场!

  这神圣的香气带着一种奇异的净化力量,霸道地压制、甚至覆盖了之前的牺牲之味,强行将氛围拉回庄严神圣的轨道。

  无数人贪婪地呼吸着,仿佛这香气真能洗涤灵魂的尘埃。

  太常寺卿手捧古老的玉版祭文,立于祭坛一侧,开始高声吟诵。

  那声音抑扬顿挫,带着一种奇特的、仿佛来自远古的韵律,穿透缭绕翻腾的青烟,回荡在天地之间:

  “皇皇上天,照临下土。集地之灵,降甘风雨。各得其所,庶物群生……”

  裴徽在礼官的引导下,一丝不苟地行着最隆重的三跪九叩大礼。

  每一次跪拜,额头触及冰冷坚硬的金砖地面,那凉意都让他心头微微一凛,如同警钟敲响。

  他并非虔诚的信徒,对虚无缥缈的神只并无多少敬畏。

  但此刻,身处这宏大仪式的核心,感受着脚下大地传来的深沉脉动,仰望那被火焰映照、仿佛触手可及的浩瀚苍穹,一种对“天命”的敬畏,以及对自身所肩负的、亿万黎民生死的沉重责任感,无可避免地充盈了他的胸臆。

  他闭上眼,在心中默念:“愿此青烟上达天听,佑我新朝,荡涤前朝污秽,再造朗朗乾坤,予万民以太平。”

  缕缕青烟扶摇直上,在微明的天际汇聚、盘旋,仿佛一条条通向九霄云外的天梯,带着人间帝王的祈愿与承诺,直指渺渺苍穹。

  广场上鸦雀无声,数十万军民屏息凝神。

  只有火焰燃烧的噼啪声、牺牲油脂的爆裂声和太常寺卿那古老悠远的吟唱在天地间回荡。

  无数道目光,充满了敬畏、期待,或许还有一丝不易察觉的迷茫与对未知未来的恐惧,都聚焦在那不断升腾的青烟之上,仿佛要从中窥见天意的征兆。

  祭天礼毕,丹陛之上的气氛陡然一变!

  那弥漫的神圣感如同潮水般退去,取而代之的是一种金戈铁马的肃杀之气,仿佛无形的刀剑已然出鞘。

  兼任礼部尚书的王维,这位以诗画名动天下的文坛领袖,此刻身着崭新笔挺的紫色官袍,腰束金带,神情庄重得近乎冷峻,再无半分往日的飘逸洒脱。

  小主,

  他深吸一口气,空气中残留的檀香气息似乎给了他某种支撑的

上一页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