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748章 蜀地风云

>
  所有的努力,都是为了此刻——直击这些地方豪强内心最深处的权力欲望和对“正统”近乎本能的敬畏!

  效果是爆炸性的,远超杨国忠的预期。

  席间短暂的、令人窒息的死寂后,瞬间爆发出更大的骚动。

  压抑的惊呼变成了难以控制的低语、交头接耳,怀疑、震惊、狂喜、恐惧、贪婪……无数种激烈的情感如同沸腾的岩浆,在每一张精心修饰的脸上交织变幻,面具纷纷碎裂。

  锦江王氏家主王嵩浑浊的老眼死死盯着那方玺印,心中翻江倒海,惊涛拍岸!

  拥立新帝!这是何等泼天的富贵!

  王家若能在此时押对宝,成为从龙第一功臣,蜀中乃至整个西南,谁还敢撄其锋?

  百年的基业将迎来前所未有的辉煌,甚至……染指中原也未可知!

  他枯瘦的手指紧紧抓住太师椅的黄花梨扶手,指节因用力而泛白,几乎要嵌入木头里。

  但心底最深处,一丝疑虑如同跗骨之蛆,悄然探出头:杨国忠,此人狼藉声名,刻薄寡恩,可信否?

  这诏书……当真是真的?

  为何偏偏是名不见经传的延王?

  那玉玺的红色,红得……太过刺眼!

  他强压下翻涌的气血和几乎脱口而出的附和,用尽全身力气维持着表面的镇定,只是喉头不受控制地滚动了一下。

  蜀郡防御使李晟,这位掌握着成都部分兵权的武将,浓黑的眉头拧成了一个死结。

  他对杨国忠素无好感,深知此人手段狠辣,更在马嵬驿亲眼目睹其亲信被愤怒的军士撕碎!

  这密诏来得太过蹊跷!

  时机巧合得令人心惊!

  延王李玢?一个从未听说有何贤名、甚至有些怯懦的皇子,怎会在马嵬驿兵变前夜被秘密指定?

  这背后,杨国忠究竟扮演了什么角色?

  他本能地感到这是一个巨大的、足以吞噬一切的漩涡。

  但……若这诏书是真的呢?那便是天命所归!

  他瞥了一眼周围那些被“三公九卿”、“裂土封侯”烧得双眼放光、呼吸急促的同僚和豪强,内心剧烈挣扎,如同被架在火上炙烤。

  裴徽确实可恨,但依附眼前这条毒蛇,无异于与虎谋皮!

  他的手悄悄按住了腰间的刀柄,冰冷的触感让他稍稍清醒。

  更多的人则被那赤裸裸的许诺——“三公之位,九卿之尊,虚席以待!裂土封侯,荫庇子孙,与国同休!”烧得头脑发热,理智的堤坝在泼天富贵的洪流前摇摇欲坠。

  窃窃私语中,“国公”、“封地”、“中原膏腴”、“丹书铁券”等词汇如同魔咒般不断蹦出,眼神中的贪婪和野心几乎要化为实质,溢满整个厅堂。

  拥立之功,这是足以让一个家族跨越数代积累、一跃成为新朝真正核心的登天捷径!

  几个年轻气盛的世家子弟,甚至激动得面红耳赤,拳头紧握,恨不得立刻追随“正统”杀回中原。

  杨国忠将所有人的反应尽收眼底,心中冷笑连连,毒蜘蛛的獠牙在暗处闪着寒光。

  他知道,火候已到巅峰,是时候浇上最后一瓢滚油了。

  他猛地将“密诏”高高举起,手臂绷直,让那刺目的明黄和妖异的朱红暴露在每一道目光之下,声音陡然拔高,充满了刻骨的恨意和煽动性,如同在点燃一堆干柴:

  “裴徽逆贼!名为平叛,实为篡逆!其矫诏自立,屠戮宗室,残害忠良,更勾结妖人黄巢,祸乱天下,荼毒生灵!其罪罄竹难书,天地不容!神人共愤!”

  他每说一桩“罪状”,声音就拔高一分,激愤的手势配合着狰狞的表情,仿佛要将远在中原的裴徽生吞活剥,撕成碎片!

  厅内气氛被他煽动得更加狂热,那些本就激动的年轻官员和世家子,脸上已现出同仇敌忾的激愤之色,仿佛裴徽和黄巢就在眼前。

  “今延王殿下,乃圣人亲笔御封,天命所归之正统所在!蜀地,山川险固,民殷国富,实乃王业复兴之基!吾等世受国恩,食君之禄,岂能坐视神器蒙尘,奸佞当道?”他的目光如电,扫过每一张脸,“当奉诏讨逆,举义旗,清君侧!光复神京,迎还圣驾!此乃忠臣义士,不世之功业!”

  紧接着,他描绘的蓝图更加诱人,更加具体,如同在饥渴的群狼面前抛下血淋淋的、散发着致命香气的鲜肉:

  “诸位!待新君登基,乾坤再造之日,蜀中诸公,皆乃开国元勋,擎天玉柱!三公之位(他目光特意在王嵩等几个顶级家主脸上停留),九卿之尊(目光扫过几位实权官员),虚席以待!裂土封侯,荫庇子孙,与国同休!”

  小主,

  他的目光转向那些掌握着钱粮命脉的豪强,“天府之国,钱粮甲于天下!以此为基,厉兵秣马,何愁逆贼不灭?届时,中原膏腴之地,关中沃野千里,任由诸位取之!良田美宅,盐铁商路,尽归有功之臣!此乃再造社稷之功,青史彪炳之业!千载之下,犹闻尔等英名!”

  他反复强调李玢的“正统”身份(“圣人嫡脉,密诏传位,天命所归!”)和裴徽的“篡逆”本质(“勾结黄巢,祸乱天下,人神共弃!”),将这场赤裸裸的政治投机和权力赌博,彻底粉饰成一场正义凛然的“奉诏讨逆”:

  “我等非是造反,乃是奉先帝遗诏,讨伐国贼,匡扶正统!天下忠义之士,闻此义举,必将箪食壶浆,云

上一页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