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744章 让裴徽成为天下共敌?

守使(指杨国忠留在蜀中的心腹)之命,率两千精骑,星夜兼程,一路追踪接应!护驾来迟,让杨相与贵人受此惊吓!末将万死难辞其咎!”

  他的目光快速扫过一片狼藉、伤亡惨重的护卫队伍(张彪正指挥着还能动的兄弟救助伤员,收敛遗体,脸上那道疤因悲愤而扭曲),以及钉满箭矢、如同刺猬般的马车,眼神凝重而自责。

  车帘猛地被一只颤抖却充满力量的手掀开!

  杨国忠那张惊魂未定、布满冷汗、却已重新焕发出狂喜、劫后余生之庆幸以及一种“果然天命在我”的强烈自负的脸露了出来。

  他看着眼前黑压压、盔明甲亮、杀气腾腾的铁骑雄师,看着族侄杨子钊那张熟悉而刚毅、充满力量的脸庞,一直紧绷到极限、几乎断裂的神经骤然松弛下来,巨大的虚脱感之后,是无边的得意和一种重新掌握自身命运的强烈自信,如同岩浆般喷涌而出!

  他扶着车辕,努力挺直了因恐惧和疲惫而佝偻的腰板,声音因为激动而有些发颤,却带着前所未有的、如同磐石般的底气和不容置疑的威严:“好!好!来得正是时候!千钧一发!子钊吾侄,你来得太及时了!立下擎天保驾之功!当为首功!”

  他目光如电,扫过战场,看到那些影杀留下的黑衣尸体和斑驳的紫黑血迹,眼中闪过一丝刻骨铭心的恨意,牙关紧咬:“裴徽……此仇不报,誓不为人!”

  随即,他转过头,目光投向刚刚被两名强壮的蜀军士兵小心翼翼从后车搀扶出来、双腿还在打颤、裤裆湿迹明显、脸色惨白如鬼的李玢。

  杨国忠的脸上,露出一丝高深莫测、充满了野心的笑容,那笑容仿佛在无声地宣告:看,我早就说过!

  他对着杨子钊,更是对着惊魂未定、茫然无措的李玢,以及周围肃立的蜀军将士,朗声说道(声音刻意放大,带着煽动性的力量):“殿下!您看!这便是天意!天意昭昭,眷顾我大唐正统,眷顾您这位真龙血脉!裴徽逆贼的魑魅魍魉,纵有百般伎俩,岂能阻挡天命所归?!”

  他用力一挥手,气势磅礴地指向雾气渐散、通往蜀地的方向,“有蜀中千里沃土、天府之国为根基,有子钊这样的虎贲之将为爪牙,有殿下您的天命在身,何愁逆贼不灭?何愁大业不成?!”

  他眼中燃烧着熊熊的复仇与权力之火,“入蜀!速速入蜀!重整旗鼓,号令天下勤王!”

  李玢被士兵搀扶着,双脚如同踩在棉花上。

  他看着眼前盔甲鲜明、刀枪如林、气势雄壮如同钢铁壁垒般的数千铁骑,感受着脚下大地因密集马蹄而传来的、令人心安的、充满力量感的震动,再回想刚才那濒临死亡、魂飞魄散的极致恐惧,一种强烈的、劫后余生的虚脱感和一种莫名的、被“天命”选中的晕眩感交织在一起,冲击着他脆弱的心神。

  他长呼出一口带着浓重血腥味和自身尿臊味的浊气,蜡黄的脸上竟也勉强挤出了一丝扭曲的笑容,那笑容里混杂着深深的后怕、巨大的庆幸和一种被杨国忠强行注入的、虚浮而脆弱的自信。

  “是啊……那么多兄弟……在马嵬驿……只有我……逃出来了……刚才……眼看就要死了……天降神兵……这不是天意是什么?这……这难道不是上苍在告诉我……我……我才是……”

  这样想着,一股从未有过的、作为“天选之子”的豪情(尽管依旧虚弱得如同风中烛火)竟真的在他心底滋生出来。

  他下意识地、有些僵硬地挺了挺依旧发软的腰背,努力想摆出几分皇子亲王的威仪,对着杨子钊和周围的蜀军微微颔首,声音虽然还有些发飘、气力不足,却已不再颤抖:“杨……杨将军……辛苦……速速……入蜀……”仿佛这命令真是他英明决断的结果,带着一丝生疏的矜持。

  “末将遵命!誓死护卫殿下与杨相周全!”杨子钊抱拳,声音洪亮坚定,带着军人特有的执行力。他迅速起身,有条不紊地发出指令,声音沉稳有力:“前军开道!中军护住贵人车驾!后军打扫战场,收敛阵亡兄弟遗体,妥善安置伤员!斥候放出十里!五人一队,交叉游弋,保持最高警戒!目标——成都府!全速前进!”

  在两千蜀军铁骑森严有序、如同移动堡垒般的拱卫下,这支残破的“商队”迅速重整。

  沉重的、不必要的辎重被果断丢弃。重伤员被小心安置在临时制作的担架上。

  杨国忠甚至换上了一件相对干净的外袍(从行李中找出),站到了前车的车辕上。

  山风吹拂着他凌乱的鬓发和沾满污迹的紫袍下摆,猎猎作响。

  他望着身后七盘关那如同巨兽獠牙般险峻的山势,望着山道上刚刚经历惨烈厮杀后留下的斑驳血迹、折断的兵器和倒毙的骡马尸体,眼中没有丝毫怜悯,只有冰冷的恨意和熊熊燃烧的复仇火焰。

  这章没有结束,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这恨意,不仅针对裴徽,也针对这险恶的世道。

  随即,他将目光投向雾气渐散的前方——那条通往蜀地的道路,依旧险峻崎岖,如同盘踞的巨龙。

  但在他的眼中,却仿佛已铺满了华美的蜀锦,金光大道直通那至高无上的权力王座。

  他枯瘦的手指下意识地捻动着胡须,嘴角勾起一抹深沉而危险的笑意。

  他知道,与裴徽的较量,远未结束,甚至可以说,刚刚开始。

  而蜀地,将是他新的棋盘,李玢便是他手中最重要的棋子(也是挡箭牌),杨氏一族在蜀中经营多年的力量则是他翻盘的底气。

  一场更大规模、更加残酷、席卷整个大唐的博弈,已在秦岭的硝烟与血腥中,正式拉开了序幕。

  ……

  ……

  远处,七盘关一侧险峻的山巅之上,云雾缭绕,罡风烈烈。

  甲娘的身影如同磐

上一页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