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68章 蒋小军的弱点

  黄东胜知道这事要成了。

  和其他人打了个招呼之后进了里边。

  一直到外边天色已经变黑。

  黄东胜从镇办公室走了出来。

  过去的两个多小时里。

  黄东胜和镇里达成了合作。

  首先是以三个大队的名义,成立一家收购站,每年给镇上缴纳两万的承包费用。

  承包的内容:芦苇场的所有地下木材归收购站所有,然后让收购站自己管理这些木材的挖掘工作。

  其实镇里也是赚到了。

  因为以前这些地里的木材谁会要?

  木炭厂以前都有些嫌弃这些淤泥里挖出来的木头。

  变废为宝。

  而且承包出去的不是整个芦苇林打包,渔业资源,芦苇资源这些都还在。

  黄东胜也赚了,仅仅只是花了每年一万多的承包费用,他就拿下了一座巨大的宝藏。

  三个大队的人也赚了。

  黄东胜一直还是那个观点,利益均沾,别人就会拿命去保全你。

  人性就是如此。

  只有分享了你财富的人才会希望你越来越好,相反,如果做一个守财奴,你身边七大姑八大姨会每天心里默念你快点破产。

  黄东胜把这条人性规则拿捏的死死的。

  按照道理,每年一万的承包费用,那这些木头就全部是他的了。

  他只需要雇佣人,付一个工钱去挖就行了。

  但他还是和三个大队的人说。

  一切造旧,你们挖多少回来,我按照一定价格来收。

  至于谁进去挖,这个指标黄东胜必须要掌控,为的就是威慑三个大队的人。

  你只要作对,我就不允许你进去挖,你一毛都别想赚到。

  恩威并施。

  这样的决定,带来的直接反应是:

  第一,镇长潘龙军望着他:这个小同志真是个慷慨的好同志啊,那边交给他放心。

  第二,如果发工钱的形式请人,黄东胜怕有人会吃大锅饭,浑水摸鱼混工钱。

  这样给你们大的利益,多劳多得,这些人会没命的挖。

  黄东胜怕以后出变故,所以能挖多少是多少。

  第三,这些人会拥护你,因为只要你倒了,他们也少了一个生活来源,谁敢干你,我们就干谁。

  至于让出去的利,黄东胜完全可以忽略不计。

  乌木出土后,经过一段时间的放置,因为有些适应不了外面的环境,会报废掉百分之八十左右。

  也就是说,两分钱一斤收回来的木头,收五斤只有一斤料能用。

  这一斤的成本实际要核到一角钱。

  接着开料,实际做东西,也会有一定的损耗。

  哪怕是这样,黄东胜也是大几十上百倍的暴利。

  所以这点让出去的利,只是一个小头。

  弄小头换来其他方面更大的利益,干嘛不干?

  初夏的晚风,荡漾在山林之中。

  皓月当空,回四牛大队的摩托车在山林之间狂奔。

  黄东胜一路飚了很久后。

  忽然停在一处山道。

  这个位置,可以看到整个四牛大队。

  上一次的风波过后,四牛大队的人再也不装。

  家家户户开始盖砖瓦房。

  甚至有人家还准备盖两层。

  在这年代的农村里,两层楼绝对少见。

  黄东胜把摩托车立在边上,叼了根烟,静静地望着山下的四牛大队。

  想起了自己前世离开的那个场景。

  也想起了自己几次回来路过这里的画面。

  一切像是做了一场梦。

  前世是梦?还是当下真在发生的事是一场梦?

  他忽然有些分不清楚 。

  一会儿后,蒋小军他们几个人的摩托车也过来了。

  看黄东胜停在了这里,几个人也停下。

  蒋小军一阵抱怨:“娇儿和我讲了很多次,让我提醒你骑摩托车的时候慢点儿。”

  “胜哥,真不是我说你,你有必要骑那么快吗?”

  “尤其是这大晚上的,就不怕出事?”

  孙志阳也抱怨:“就是,胜哥,你可不能出事啊,你要出事了,我们又要和以前一样无家可归。”

 &ems

上一章目录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