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00-110

言,必然有所依仗:“前些时日,师兄还在闭关。老师曾来部落,听闻师兄到此后一直隐居,面色多有不悦。”

  “师尊曾言说,师兄长久如此,必然于修行无益。临行前还特意叮嘱师弟,要为师兄在部落之中找一份差事。”

  先前师尊还曾言说,自己这位师兄选定以人族之身证道,自身却仍旧游离族群之外。如今其虽看似境界高深,道途坦然,但若要再进一步,必然有所挂碍。

  是以,伏羲才得了这等嘱托,要其为师兄尽快融入人族做些安排。

  现如今,师兄果然修行出了差错,伏羲内心不禁感叹师尊法眼如炬。

  先前他还在发愁,以师兄这并不合群的性子,该如何安排。

  如今看来,师兄岂不正适合更夫这种工作。既同人族生计息息相关,也不必同族人有过多纠葛。

  果然正应了师尊先前所言,师兄有天命眷顾,日后自有机缘。

  伏羲不禁为自己的机智点赞。

  文梓对上伏羲满含期待、却又有几分有恃无恐的神情,心头不免一阵无语。

  他虽不知道伏羲之前得了什么指示,但大师伯所预料自己修行会遭受的坎坷,同自己现今真实状况必然相去甚远。

  想来大师伯心念再如何通达,也想不到自己堂堂顶尖准圣至尊,竟因一个念头滋生,便被散尽修为,沦为一介凡夫。

  然而,太清圣人对于此间部落却时有关注。

  他虽并不知文梓确切状况,也知道文梓最终追寻道途,不在三清大道之中。自己等人连同冥河道友在内,如今能对其道途作出的提携极为有限。

  但文梓先前逸散到外界的道韵及法力,在回归洪荒之时却并未瞒过圣人法眼。

  文梓意识中同文明交流之事,太清圣人自是不能洞察。但文梓散功之后铜锣纵火,以及其身形僵直、不能躲避的状态,他却是一览无遗。

  此刻,他对于文梓现状自然大致有所猜测,也认为伏羲此时所作出的安排极为妥贴。文梓既是于人族部落之侧散功,必然当于人族之内涅槃。

  “既是你师兄不愿承担此事,老朽愿亲身为之。我如今虽已老迈,却也不能坐视这等大功于人族之事落空。”苍老的声音中,满是悲切与决绝。

  二人寻声望去,却见老君手拄拐杖,蹒跚而来。

  其如今形象极尽老态,走路颤颤巍巍,眼神浑浊不堪,看似极能激起外人怜悯之心。

  伏羲哪里见过自家老师这般状态,不禁惊愕出声:“老师离开不过数日,为何竟已这般状况?”

  随着话语落下,伏羲眼眶渐红,有泪光闪烁。

  莫非是自家师门最近流年不利,师兄修行方才出了纰漏,老师又以这般状态出现。

  文梓虽暂失了修为,但其对于大师伯的了解并未减分毫,自然知道这般形象必是师伯有意为之。

  “师伯这般作态,未免太过了些。”

  文梓言语中也带上了几分头痛之意。他又何尝不知,大师伯此举只为让自己再次融入人族之中。

  只是,他先前曾为洪荒人族伤过神,方才又被人间摆了一道。此时正郁闷,并不欲再度涉入其中。

  老君却并不理会文梓言语,颤巍巍伸出一只手,迎合上伏羲的搀扶之举。

  他继续蹒跚而行,走到火焰燃尽的庵舍原址方才站定。

  就着伏羲搀扶,老君哆嗦着手臂用拐杖拨动地面上残留的灰烬。

  ‘噔啷’一声轻响,拐杖在灰烬堆中碰到了一物,拨出来一看,却正是八景宫灯。

  文梓见此一愣,此物连同人道火种先前已被文明带去人间,不知今日为何又重现洪荒。

  莫非是文明返还?

  老君将八景宫灯从余烬中拨出,而后挣开伏羲搀扶便要俯身去捡,只是动作极为迟缓,尽显老迈之人行事艰难。

  与此同时,他还倔强地拒绝了伏羲想要帮忙的意愿。

  等他好不容易触碰到了八景宫灯,却又似被烫到一般猛的缩回手掌。仓促之下,又将八景宫灯推的更远。

  大师伯的表现极为真切,文梓一时也有些恍惚,莫非大师伯这等圣人也遭遇了与自己方才类似的状况?

  不过,纵是大师伯大概率仍在做戏,文梓却也不得不陪他演下去。

  旁观一位老者这般艰辛,良知终究不允许他继续无动于衷。

  只是文梓方才走上前去,弯下腰来正要伸手去捡。

  却见老君动作依旧迟缓,却以匪夷所思的慢动作赶在文梓之前将八景宫灯拿到手中。

  他甚至还有工夫扯过伏羲身侧那面铜锣,顺手交于文梓手中。

  待到文梓反应过来,已然是左手铜锣,右手持槌,愕然当场。

  “你能想通了便好,做上几日人族更夫,何尝不是一种修行。”

  老君现出恍若回光返照般的矍铄神态,满是欣慰的看着文梓。

  他再度被伏羲搀扶着的前臂轻轻撑起,攥着八景宫灯的拳头压下其心间所有疑虑。

  文梓看着重新回到自己手中的铜锣,哭笑不得地冲着大师伯说道:“师伯这般行事,多少有失身份。人族才俊众多,总不至于连位

上一页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