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84话、结婚

  霍寒与林月曦的婚事,有种丝滑盘的顺利。

  冷家人无论心中是怎么个想法,没有一个人提出反对意见,霍家就更不用说了,现在的林月曦堪比国宝,能娶这样的人进家门,要是谁还会说个不字,那才是脑子有问题。

  第二天一大早,天还没亮呢,冷家的门便被敲响,打扮得跟要上台领军功章一样的霍寒出现在门口。

  出来开门的老张:“……”

  这也太早了点吧?

  “张叔。”

  晓得年轻人这时肯定激动,张叔理解的笑着把人让进来,“早饭吃了没?曦宝还没起呢,你进去等一会儿吧。”

  这一等就等了将近三小时。

  霍寒一点没不耐烦,蹭了顿早饭,还陪着老爷子下了几盘棋,直到快八点,林月曦才缓缓下楼。

  孙女一出现小伙子下棋就没了章法,老爷子勉强忍到林月曦吃完饭后,提醒林月曦带好户口本后,把俩年轻人赶了出去。

  向来皮厚的林月曦难得有些窘,在大家或是祝福或是不舍的目光下,脸上微微泛着红的走出家门。

  与之相比,这时的霍寒显得要更冷静,就是吧,严肃的样子看着像是要去参加啥重要会议。

  只是他这形象仅保持到门口,脱离了老爷子等人的视线后,那手立刻不老实的抓住已经朝思幕想了一整晚的小手。

  林月曦看着他微微一笑,反手与之十指相扣。

  她这不扭捏的敢爱敢恨的性子,可稀罕死霍寒了,也没忍住露出笑容。

  两人间那甜腻的劲儿,把跟在后面的许山等人给齁的,有种啥东西已经堵在喉咙口的感觉。

  话说,他们怎么不知道霍副部是这么腻歪的人呢?

  许山突然有点想媳妇儿了。

  霍老提前打过招呼,一路绿灯,两人的结婚证办得非常顺利。

  许山拎着袋糖果挨个的发,换来一堆的祝福。

  接着两人又去照相,不是去照相馆,而是自己带着相机到京市各景点拍照。

  -

  同理反推,代代楚王的功绩,都有赵家儿郎的心血。

  皇帝这次是铁了心要灭了傅家,那对于在傅家身边如此重要还只忠心耿耿于傅家的赵家,他又怎么可能放过。

  而赵家出谋才,是军师世家,那是随便哪个都有可能聪明得不得了。

  于是皇帝对赵家便来了个一刀切,比楚王的三族流放还狠,九族流放,差不离姓赵的都给扯进来了。

  眼前这近百还不过只是京城的赵家人,京城到北疆将近有六千里的路,这一路上啊,他们还得接上不少因楚王而受到牵连的流放犯,赵家的其它族人,也包括在内。

  别误以为军师和谋臣这些就都只是文人,错了,其实真正能越过谋臣之界成为军师的,都是文武全才。

  谋臣是全文没关系,但要是军师只是文人,那就很大可能只会纸上谈兵了。

  纵观历史,但凡是有记录在册的军师,个个都是文武全才,说文能安天下武能定国邦可能有点点夸张,可上场能打仗这点是毋庸置疑的。

  赵家就是这样的军师世家,赵家儿女就没有一个是不会武的,相反着,反而是智商这块不一定每一个都能遗传到优益的,就比如赵文德的弟弟,他就是个身手敏捷头脑简单的家伙。

  看到大哥抱了个纸包回来,纸包里还飘出喷香的馒头香来,赵文轩立刻吸溜着鼻子像是脚上没有任何束缚一样,三步并两步丝滑着漂移到赵文德面前。

  “大哥,王妃赏的馒头给我一个呗。”

  他可是亲眼看到王妃把馒头给了大哥他们几个,他可不管那些七弯八绕,只要能让他吃饱,让他干啥都行。

  赵文德没好气的拿出一个馒头后把整个纸包塞给他,“拿去给大家分分,尽量都能吃上一口。”

  “唉,大哥放心。”

  赵文德拿着馒头去见赵老太爷,“祖父,王妃赐的馒头,您吃一个垫下肚子。”

  赵老太爷已经八十几了,原本挺精神一老头,只短短的两天时间里,整个人就跟行将就木了一般。

  这都连坐都坐不稳当的人,他听到赵文德的话后,还是坚持着供手朝楚王府众人的方向行了个礼,“老臣多谢王妃赏赐。”

  赵文德自然知道老太爷心中的坚持,没有阻拦他行礼,而是等他困难的行完礼后再搀扶着他坐好。

  然后自己也坐在旁边,接过夫人递过来的已经倒好了温水的碗,把馒头撕开泡到水中。

  老太爷牙掉得差不多了,馒头他都不怎么能咬得动,得泡开化成糊糊后他好直接吞咽。

  “祖父,我们下午就会过京城而进宣州,晚上会宿在五口镇,王妃身边的容嬷嬷去找了路统领,王爷王位还在可以坐马车前往北疆,王妃让容嬷嬷多买几辆马车多备些粮食。”

  对赵家人来说,有些话不必说得太明。

  赵老太爷吃着赵文德喂的泡馒头红了眼,哽咽着说道:“王妃,大德。”

  赵文德也笑着点头,“我等之幸。”

  旁边的赵文诚听得一头雾水,懵圈的转头求助向大嫂,祖父和大哥在打什么哑

上一页下一页